一、答辩时间及分组
组别 | 专家组成员 | 秘书 | 地点 | 时间 |
第一轮一组 | 校内外专家各2位 | 董斯静 | 论文答辩组:7D401
其它组:南塘书盒二楼 | 5月15日13:30-- |
第一轮二组 | 校内外专家各2位 | 谢肇宇 |
第一轮三组 | 校内外专家各2位 | 林博 |
第一轮四组 | 校内外专家各2位 | 徐旭 |
第一轮五组 | 校内外专家各2位 | 刘旭昀 |
论文答辩组 | 校内外专家各2位 | 邵钶钧 |
第二轮 | 第一轮各组长 | 付涵葳 | 5月15日晚上 |
学生分组名单见后面附件。
二、答辩程序及要求
(1)答辩秘书提前到教务科领取答辩材料袋发给答辩组成员。
(2)答辩允许旁听学生参会,但旁听学生必须全程将手机调至静音并保持安静。
(3)答辩组长介绍答辩小组成员并宣布答辩有关事项,主持答辩会议。
(4)所有答辩专家对全部毕业设计成果进行浏览。
(5)答辩组长按分组次序(见附件)宣布学生陈述开始。每位学生PPT汇报8-10分钟(至8分钟提醒,至10分钟结束汇报),专家提问和回答问题5~10分钟。PPT汇报内容包括:毕业设计主要任务、主要工作和成果、收获。
(6)每位学生答辩结束后,马上根据专家提的问题,整理答案,填写《答辩记录表》并签字后交答辩秘书。
(7)每组学生答辩结束后,所有学生离开答辩会议室。各委员单独填写评分表,签名后交答辩秘书统分,公布。答辩小组对学生毕业论文(设计)的学术水平和答辩情况进行评议,达成评语意见,填写《答辩小组评语评分表》并集体签字。
(8)每组讨论确定需参加第二轮答辩的学生名单(为第一轮每个答辩小组答辩成绩倒数的同学,多于10%且不少于2位)参与,在第一轮答辩的晚上举行第二轮答辩,次轮答辩的答辩委员会由第一轮各个答辩组组长组成,答辩流程参照第一轮。此轮答辩决定第二轮学生的答辩最终成绩。
(9)答辩结束后两天内,由答辩秘书将原档案袋纸质材料(含签字后的答辩教师评分表、答辩小组评语评分表、学生毕设成绩评定表、答辩记录表、成绩汇总表等)收回整理,确认填写完整后交教务科。
三、学生存档材料要求
1、存档纸质材料:答辩结束后,请所有学生根据答辩意见再次修改毕设成果,并于5月21日前将存档用的毕业设计前期材料(包括任务书、开题报告、文献综述、外文翻译)、指导记录(导师签字,不少于14次)连同毕业设计成果一份交导师,装入统一档案袋(以小组为单位到教务科领取),导师于5月25日之前审核签字后交教务科,不符合要求不予接收。所有成果用A3文本彩色打印。参加第二轮答辩需修改后再评审的同学,可延期到5月25日提交毕设成果纸质材料(四大件和工作日志不延期),经导师审核后提交到教务科。
2、存档电子材料:纸质材料存档的同时,请所有学生将毕设成果最终稿上传到毕设系统(提交路径:过程文档管理-提交毕业设计(论文)最终版),上传后提醒指导老师审核通过。同时,请核对确保毕设系统中的所有材料毕设题目与实际一致、纸质材料和电子材料一致。如果发现不一致,请与指导教师联系退回重新上传,不能重新上传的请指导教师及时联系教务科或知网技术人员。
四、其他
其他未尽事宜由博彩平台推荐
毕业设计(论文)领导小组讨论决定。
附件: 2024届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答辩学生分组及顺序
答辩顺序 | 第一组 | 第二组 | 第三组 | 第四组 | 第五组 | 论文答辩组 |
1 | 孙家俊 | 吴欣雨 | 宋 璐 | 沈嘉萍 | 杨梦露 | 陈应杰 |
2 | 汪宏意 | 俞青秀 | 郑子墨 | 华 璐 | 周煜凯 | 陈立 |
3 | 丁宇龙 | 傅晓勤 | 梅俊龙 | 黄凯凯 | 林赵吴 | 韩俊杰 |
4 | 诸诗洁 | 李维亮 | 史金伟 | 王 寅 | 郑舒淇 | 陈敏杰 |
5 | 金小磊 | 倪筱玮 | 楼文韬 | 董翔宇 | 景世鼎 | 姜煜辰 |
6 | 厉 毅 | 茹诗颖 | 郭佳琦 | 陈震宇 | 金呈帅 | 温正俊 |
7 | 翁宇昂 | 何方正 | 李柔柔 | 刘 贾 | 李嘉杭 |
|
8 | 董明洁 | 黄靖麒 | 陆国敏 | 李乐乐 | 胡一帆 |
|
9 | 阙杨帆 | 谢格非 |
| 李紫涵 | 倪静芠 |
|
10 |
|
|
|
|
|
|
建工博彩平台推荐
2024年5月1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