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等奖
队名:GG Bond组
小组成员:吴俊超(23地空),朱秋屹(23地空),梁婧怡(23地空)
设计理念:灵感来源于瑞安国旗博物馆,以红旗为主体,主体从四面看都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造型,处处彰显着国旗的元素。

二等奖
队名:三个臭皮匠队
小组成员:姜岚晨(24地空),方诺(24地空),吴红乐(24地空)
设计理念:灵感来源于我国福建舰航母,以航母模型为主体,底部用蓝色底板象征海洋,彰显当代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,寄予着对当代中国能够如航母乘风破浪,砥砺向前的美好憧憬。
队名:国家队
小组成员:洪紫怡(24建筑2),黄烨(24建筑2),李雨欣(24建筑1)
设计理念:中间的信念灯塔照亮漫漫征途,灯塔上的飞蛾有被火烧的痕迹,像是飞蛾扑火,意味着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的信念。


三等奖
队名:快哉快哉
小组成员:戴祉怡(22地空),陈曼雪(22地空),董欣(22地空)
设计理念:人民大会堂是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场所,代表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,是国家和政府权威的象征。它见证了中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,凸显了中国政治的核心地位。众所周知,人民大会堂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,它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的重大历史事件,同时也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。我们的“人民大会堂”模型,巧妙运用成百上千根火柴,通过精细的拼接与排列,还原了人民大会堂的宏伟外观,展现了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与精湛技艺。
队名:摇摇乐队
小组成员:方佳瑶(24土木1),盛心睿(24土木1)
设计理念: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,长征系列,捷龙系列,龙系列等火箭的成功发射,以及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不断进步,赞扬与歌颂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和精神,激发我们对国家航天事业的自豪感。
队名:老头乐队
小组成员:李万珺(23土木3),肖昳涵(23土木3)
设计理念:国旗以其独特的色彩与图案,深刻寓意着党的红船诞生、民族骄傲与未来希望。从党的诞生之初,五星红旗便如同曙光初现,引领中国新生;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,更承载着民族的自豪与信仰,飘扬在蓝天与红领巾之上;展望未来,国旗将见证火箭升空、科技飞跃的壮丽时刻,寓意着无限的探索与希望。因此,我们的设计旨在通过国旗这一核心元素,传达出深厚的历史底蕴、坚定的民族信仰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,以此作为对国旗精神的致敬与传承。
队名:这是丸子队
小组成员:周展(23政教2),潘仔刚(23建筑2),廖星裕(23建筑2)
设计理念:本坦克模型由火柴棍搭建而成。在结构上,车身用多层纵横火柴棍组成,稳固结实,履带和方形炮塔通过合理排列火柴棍呈现。材料主要是火柴棍,干草用于细节装饰。设计理念上,注重体现坦克功能结构,以简约方式展现创意,用简单材料还原坦克主要特征。
队名:跟着党走就队
小组成员:廉伊璇(23土木4),邵洁(23地空),赵舒琪(23土木4)
设计理念:这个模型参考了温州大学国旗广场,立意于对校园精神的凝聚和对国旗的敬仰之情。火柴虽小,却如同校园里的每一位学子,个体虽微,但汇聚起来构建出完整的国旗广场,象征着温大学子团结一心。而国旗广场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,模型体现出对国旗所代表的国家尊严、民族精神的敬重,也展示出温州大学浓厚的爱国主义文化氛围在校园每一个角落、每一个学子心中的扎根与传承。





优胜奖
队名:绝队
小组成员:蔡心怡(美院23研究生1),杨家琪(美院23研究生2)
设计理念:作品以国旗、海浪、帆船为元素,将他们巧妙融合,呈现出一幅海上风景画。
队名:温州大学队
小组成员:付兆林(24土木3),盛心睿(24土木3)
设计理念:外观借鉴:火柴坦克在外观上模仿我军坦克的基本形态,如车身、炮塔、履带等,展示出坦克的威严与力量感。
精神传承:我军坦克体现着保家卫国、英勇无畏的精神,火柴坦克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这种精神,激发人们对军事装备的兴趣和敬意。
队名:蛋仔派队
小组成员:杨家琪(美院23研究生2),蔡心怡(美院23研究生1)
设计理念:本作品以火柴为材料,制作了国旗和底座。在国旗四周,用红色的纸做出了山峦的轮廓。这个作品不仅是对国旗的赞美,更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。火柴虽小,却凝聚我们的爱国之情;山峦虽纸,却寄托我们对家园的无限眷恋。


